报告时间:2025年11月14日(周五)下午15:00-16:30
报告地点:化学楼407会议室
报告题目:如何创作《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优秀作品
报告人:张剑荣教授
报告人简介:
张剑荣,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化学实验课程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主持人、ok138cn太阳集团529教学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赵世良讲座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燃料电池及自供能传感分析、生物分子光电化学分析等基础研究。2007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18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2005、2009年还分别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出版教材2本。在太阳集团方面,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发表论文180余篇。2010年获教育部高等院校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2007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2013,2018年分别获得江苏省优秀博生论文指导导师。
报 告 时 间:2025年11月14日(周五)下午16:30-18:00
报 告 地 点:化学楼407会议室
报 告 题 目:电化学发光成像的生物分析应用
报 告 人:朱俊杰教授
报告人简介:
朱俊杰,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亚太超声化学学会副主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目前主要从事纳米生物分析化学的研究工作,工作涉及纳米生物电化学、纳米与生物成像、纳米材料的生物应用等。近年来,朱俊杰教授在基于纳米探针的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开发、面向肿瘤的纳米诊疗系统的构建以及新型生物燃料电池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在Nat. Chem., 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 Soc. Rev.、Adv. Mater.等期刊上发表。迄今为止,朱俊杰教授的论文被SCI刊物他引25000多次,H-index为101,连续多年入选爱思唯尔(2014~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及2018~2021年Web of Science跨学科全球高被引学者榜单,入选2021年全球学者库网站公布的全球顶尖科学家名单之中国前100名(全球962名)。现在或曾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多项课题。2018年获江苏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5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21年荣获中国化学传感器“雷磁”杰出贡献奖。兼任Analyst、Frontiers in Sensors、Current Smart materials和《分析科学学报》杂志副主编及Ultrasonic Sonochemistry等多个国内外杂志的编委。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